打响会战“第一炮”

期次:第5620期       查看:100


王斌,男,汉族,1936年10月出生,陕西耀县人。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57年5月毕业于西安石油学校,同年参加工作。曾任大港油田政治部科长,宣传处副处长,经济研究室副主任,大港石油学校校长、书记等职务。

 

1958年,我随西安地质调查处到东北开展石油勘探。1963年7月,大庆石油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,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将号称“勘探野战军”的大庆勘探指挥部整建制调到河北、天津,开展石油勘探会战。作为南下的一员,我的具体任务是了解队伍情况,拟定华北地区会战的形势任务教育提纲,鼓足士气搞勘探。

当时,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。大庆会战时,我们一边组织石油勘探会战,一边自力更生建房子、种粮食,保障稳定可靠的生产生活条件;而大港地区在1963年夏天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洪水,基本生活条件都难以保证。大庆会战工委、勘察党委给大家讲形势、讲任务,讲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重要性、必要性。石油工业部政治部主任吴兴峰来到大庆勘探指挥部驻地,他说:“大家以前是去嘉峪关、山海关外的大戈壁、大草原找油,如今是去华北大平原,特别是在首都的大门口找油找气,这是大家的光荣。”“大家是勘探野战军,不能像野牛一样横冲直闯,要遵法守纪,既要成为一个战斗队,也要成为一个有组织纪律性的队伍。”1963年11月至1964年2月,17个钻井队、32个地质队、23个辅助生产队伍,共7700余名职工在完成大庆勘探任务后,抱着“不丢一个螺丝钉、轻装上阵,不留一人,背上背包找油田”的决心,乘坐1370多个车皮,由大庆石油会战副总指挥杨文彬带队,浩浩荡荡、轰轰烈烈地从大庆来到华北平原,谱写了一曲长途搬迁的壮丽凯歌,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。记得32151队有个司机,在-30℃的车皮里待了七天七夜,饿了啃几口窝窝头,渴了喝一点凉水,保证国家财产一点儿不丢。

会战现场,像当地歌谣里唱的一样:漫天风沙扬,四季水汪汪,蚊子凶如狼,蒿草满地长。没有树木,没有人烟,除了片片汪洋就是处处碱滩。领导职工、前线后勤,一切都是自己动手,一切都要服从会战,没有公路,就排水筑堤;没有房子,就住帐篷或者动手搭建竹篱笆土房;运载工具不足,就人拉肩扛加滚杠。为了尽快拿到第一手勘探资料,地震队员在数九寒天里,挑着40多公斤的大线、检波器,遇沟下沟、遇水下水,每放一炮前进30米,在沼泽淤泥里一炮炮地艰难向前推进,出色地完成了会战初期的地震勘探任务。

1963年12月,32147钻井队最先来到大港,全队职工在队长王福成的带领下,喊出了“打响会战第一炮,誓夺第一面红旗”的口号,背着行囊,徒步从塘沽赶到十多公里外的塘1井。凌晨2点到达井场,天刚亮就投入到平井场的会战中,没有任何机械设备,170人一人一把铁锹或镐头,一镐一镐地挖,一锹一锹地铲,奋战了5个昼夜,愣是在满是冻土、瓦砾、焦化炉渣的坑洼现场平整出7000余平方米的井场。标准泥浆池深1.5米,挖到1米深的位置时,地层开始往池子里渗水,大伙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坚持,直到挖出标准合格的池子。没有吊车设备,1500多斤重的柴油机被8个小伙子绑上杠子抬上底座,300多斤的排气管由4名气测组的女同志齐心合力搬到指定位置。全员上阵,人拉肩扛,想尽各种办法,使出全身力气,1964年1月9日通过验收开钻,兑现了“打响会战第一炮”的誓言。现场工人发扬大庆精神,继承会战传统,自己动手、自力更生,用篱笆、木杆搭骨架,外面糊上泥巴作挡风墙,铺上油毡、芦苇当顶子,在井场附近搭建了800余平方米的篱笆房,称为“大港式的干打垒”,解决了办公、住宿问题。

会战之初,勘探指挥部机关设在天津北仓的一个废钢铁厂里,到处堆满了铁渣和炉渣,厂房缺门少窗、漏雨透风,简单打扫收拾后用作指挥部机关的临时驻地。随着港5井出油,指挥部决定将会战机关由北仓搬往北大港港东的会战前线,而刚经历了1963年那场特大洪水的油区,到处是水洼泥沼和盐碱荒滩,想找一块地势平坦、没有积水、可搭帐篷的地方都很困难。后经四处勘察,在现今的津歧公路以东找到了一片地势较高的沙堤,建了几间木板房,又搭了些帐篷,成为指挥部机关和会战工人们的驻地,这里便是大港油田的发源地——“一号院”,直到现在仍可以找到一号院的一些遗迹。

随着勘探形势的发展,职工队伍不断扩大,1966年,现今津歧公路西侧建起了一片三合院式的平房,指挥部机关迁至此处办公,这片平房所在地被称为“二号院”。二号院是油田当时的生产生活中心,附近建了一批下半截砖墙、上半截竹篱笆抹泥、草泥灰顶或油毡顶的土坯房,这种房子晴天热,刮风一层沙,下雨就和稀泥,即使这样,每户也只能分一间。机关南侧有一座露天舞台,再往南是油田当时的长途汽车站,车站的站前空地,晚上会用来播放露天电影。当时紧邻车站的南面是职工总医院。上世纪70年代初,天津市二商局进驻油田,在医院对过成立了商业公司,并在旁边建起了油田最早的商店。商店东面陆续建起了冷库、银行、百货公司和新华书店、派出所等。医院西南方向新建了幼儿园和学校,东南方向则是天津警备区在油田的驻军营地(现石油工程院所在地,1985年大裁军时该部队被撤销)。

1972年,在现今“三号院”的位置,建起了一砖到顶的四合院式平房,指挥部机关迁到此处办公。指挥部在“三号院”周边建起了一批砖木结构、砖混结构的房子作为居住用房,房屋紧缺的情况才有所缓解,但三代同居一室的情况也不少见。自此,除了医院、学校之外的生活设施逐步南移西迁,“三号院”地区开始繁荣。油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动编制了(1981-1990)矿区建设规划,对设计、施工、标准等提出了新要求,新建了一大批住宅用房,职工居住生活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。1992年,管理局机关在四合院原址上建起了一栋8层的办公大楼使用至今。

成就油田“二号院”之名的那片平房最初被“矿机研究所”接手。1978年,该单位整体迁至任丘后,交由原气管处管理,1983年左右被拆除后,原地建起了气管处的机关楼。

油田机关的迁移,反映了大港油田的艰苦创业发展历程。一代代大港石油人勇担能源保障的重担,接力奋战,在一片荒芜的盐碱滩上,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油生产基地。油田的持续健康发展,也逐步改善提升了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,构筑了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油区图景。